平安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稳定是高质量发展最基本的前提。甘肃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安全稳定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把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抓手,全领域、全周期、全要素做好各项工作,以主动创稳之效护航全省高质量发展。
守土知责
着力提升政治站位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没有安全稳定的环境,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所有的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必须准确认识安全稳定形势的新发展新变化,准确把握维护安全稳定的新使命新任务,树牢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领袖嘱托、中央部署引领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时,都对维护社会稳定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全省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重大挑战、现实问题倒逼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体系深刻调整、国际格局复杂演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凸显。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经济金融、房地产等领域新老矛盾问题相互叠加,劳资、债务纠纷“爆点”增多,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易发多发,安全生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各领域风险挑战呈现出明显的叠加效应、联动效应、放大效应。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清醒和自觉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全面提升防范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
特殊省情、短板弱项要求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甘肃战略地位特殊,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保障大局稳定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要求,但一些地方和单位、一些干部的工作还存在明显不足。有的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敏感性和鉴别力,甚至盲目乐观、心存侥幸;有的心中无责、手中无策,遇到突发事件被动应付、行动迟缓,错过解决问题的“窗口期”;有的对政策法律掌握不全、措施办法研究不够,能力水平和工作机制亟待提升;有的作风粗放、大而化之,推动工作落实落细还存在差距。必须从特殊省情和短板弱项出发,有效防范各类矛盾问题传导叠加、升级外溢。
发展任务、人民期盼需要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甘肃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推动全省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整体跃升,迫切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工作,哪个方面都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地向安全、安居、安业、安康、安心等方面延展。必须主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问题,努力让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之滨兰州市 视觉中国供图
守土担责
创新完善理念思路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所有涉稳问题绝不会毫无征兆、突然发生,都有一个从萌芽积累到最终释放的演变过程。必须把握好预防与处置、维稳与维权、秩序与活力的关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将隐患消除于萌芽,将风险消弭于无形,将矛盾消解于未发,主动塑造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
坚持因势而动、精准施策,牢固树立“动态创稳”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动态创稳”是联系地发展地、善于识变应变的积极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模式,需要及时精准掌握实际情况,因时因势动态调整力量配置和策略措施。现在各类现实矛盾风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具有很强的传导性、联动性。必须打破惯性思维,动态研判稳定形势,动态调整应对策略,以变应变、以动制动,始终掌握先机、赢得主动。
坚持预警预防、源头治理,牢固树立“常态创稳”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好矛盾风险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努力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常态创稳”强调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做到经常,依靠加强平时管控、实施综合整治和源头防范化解消除隐患、保障安全。必须立足见事早、出先手,建立常态化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期处置,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链条进行防范,从源头、传导、转化的关键环节进行化解,最大限度增加和谐稳定因素。
坚持法治引领、机制保障,牢固树立“法治化创稳”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化创稳”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防控风险,推动实现长治久安。必须通过扎实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确保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牢固树立“刚柔并济创稳” 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简单依靠打压管控、硬性维稳,还要重视疏导化解、柔性维稳”。“刚性维稳”是一种“硬碰硬”的维稳,虽然短期内直接有效,但往往治标不治本。“柔性创稳”本质上是做群众工作,需要更多地在思想引导、情绪疏导等方面用力,做“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要求作为“风向标”,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耐心细致释法、析理、解惑,确保“事心双解”“案结事了”。
坚持多元共治、协同作战,牢固树立“群防群治创稳” 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予以处理”。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量大面宽,涉及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仅仅依靠政法机关专门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基层组织、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推动实现以专门力量为主导的群防群治创稳。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中的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把社会力量动员起来,把广大群众号召起来,做到群防群治、共建共治。
2023年3月1日,全省主动创稳推进大会召开。
守土负责
抓实抓细重点任务
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核心是创,目标是安全稳定,关键在主动。必须坚持服务、防范、化解、打击、塑造综合施策,持续推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提质增效。
加力维护政治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必须全面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深化反分裂斗争,严密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坚决消除影响政治安全的风险隐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各种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敢抓敢管,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和网上舆论斗争,集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专项行动,牢牢掌握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筹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依法治理宗教事务等工作,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加力维护社会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安全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归根结底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必须解决好影响安全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要深入开展涉黑涉恶、涉枪涉爆和“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做实做细安全生产全面责任、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应急救援“五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和“两站一场”、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专项排查整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任务和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和掌握邻里纠纷、家庭关系等方面的矛盾问题,主动介入、加大调处力度,有效预防和减少极端案事件发生。
加力维护经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必须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属地责任,协调推动政府融资平台、中小金融机构化险工作,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推动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实房地产企业融资“白名单” 制度,引导协调金融机构更好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进一步畅通房地产企业、房地产市场资金循环。统筹推进“保交楼”任务落实,在确保施工安全和房屋品质的前提下,加快建设交付进度。
加力化解矛盾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化解社会矛盾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必须坚持常态创稳,全面推进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机制,切实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成效。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问题的重大决策事项,做到应评尽评、全程评估、科学评估、精准评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涉稳矛盾风险责任清单制度,常态化开展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坚持日常排查、集中排查、条块排查,精准有效做好风险管控和预警处置,依靠基层、发动群众、就地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建立分级管理、动态调控、挂账销号、化解评估机制,采取“工作专班 + 清单制 + 责任制”方式,落实“一事一策”、领导包案、专家会诊等措施,推动矛盾问题实质性化解。
加力筑牢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法治化创稳”,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依规化解矛盾、防控风险。深入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和责任体系建设,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防止因执法司法不严不公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引发新的矛盾问题。落实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制度机制,依法惩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机制,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深入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推动实现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形成“受理部门负责程序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解决”的工作格局,从根本上扭转“信访不信法”的局面。
加力做好群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人民群众是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只要把群众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安全稳定就有了坚实依靠。要切实教育引导群众,通过民情恳谈、联系帮扶、走访慰问等方式,与广大群众建立常态化密切联系,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形势政策解读、普法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凝聚正能量。发挥民辅警、网格员、楼栋长、“五老”人员等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用好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运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办法解决群众身边问题。落实“四下基 层”制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政法干警主动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及时帮其解决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在办实事中厚植为民情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加力深化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必须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调动各方力量,实现群防群治创稳,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各领域,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加强村“两委” 班子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的坚强战斗堡垒。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参与基层主动创稳。加快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实战实用阵地建设,推动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大厅等与综治中心有机整合。优化网格管理,充实壮大村、社区工作力量,推进“一村一辅警” 配备,开展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加强政法干警、人民调解员、城乡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教育培训,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第一道防线。
2023年11月4日,胡昌升在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调研时强调,扎实推动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走深走实,以高水平政法工作保障高质量发展。
守土尽责
切实强化组织保障
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一盘棋”统筹、“一张图”推进、“一体化”考核,形成各方面强大工作合力。
以责任落实强保障。认真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战略性任务,加强组织部署,加大保障力度,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履责,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配强工作力量,推动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落实。
以协同共治强保障。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确保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形成有效工作合力。各职能部门坚持管行业要管安全、管维稳,履行好条线指导推动职责。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发挥独特优势,在积极承担自身矛盾纠纷化解职责的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实践。法学会、律师协会等要动员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基层,参与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
以能力作风强保障。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铸忠诚警魂”活动,加强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高法律政策运用、重大风险防控、群众工作、科技应用等方面的能力素质。纵深推进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三抓三促”行动,强化党员干部作风锤炼,遇事敢于迎难而上、动真碰硬,推动每一项工作落实落地、每一个矛盾攻坚化解、每一个问题处置到位。
以良好氛围强保障。大力挖掘和宣传各地各部门创新理念和经验做法,提升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行动覆盖面和影响力。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正确导向,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深入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评选、见义勇为评选表彰和事迹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积极支持参与创稳实践,形成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