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安定分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立足主防职责,结合地域实际,紧盯辖区企业,围绕安全管理和治安风险“规范化、层次化、透明化”,创新推出“三色预警”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的服务为护航企业之路亮起“平安警示灯”。
“这个季度‘红色企业’10个、‘黄色企业’42个、‘绿色企业’18个,……”经济开发区派出所会议室内,所长李俊英正在向全所民辅警通报辖区70家驻场企业的预警颜色。
等级预警机制,管理更加规范化。经济开发区派出所以安全管理、隐患治理、案事件情况、消防设施等方面作为指标针,将辖区企业按照“绿、黄、红”不同预警等级实行差异化管理,并以图表形式上墙,实时提醒民警所管辖区的治安管理漏洞。治安管理优秀场所,实行绿色预警;治安管理良好场所,实行黄色预警;治安管理不达标场所,实行红色预警。“三色预警”机制,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全面深化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企业敲响了“警钟”,为职工亮起安全“信号灯”。自该机制运行以来,分别有 70家企业被划分至绿、黄、红色预警等级。
“‘三色预警’等级划定后,辖区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清晰明了,下一步就是聚焦问题逐一排查整治,精准落实整改。我们将对存在“红、黄”风险的企业,在加大检查走访的同时下发预警通知书,督促隐患整改,并进行持续追踪。”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教导员秦永燕介绍道。
精准护航模式,管理实现层次化。通过实行差别层级管理,改变以往“全都管、没重点”的固定模式,绿色预警场所派出所每季度检查不得少于1次;黄色预警场所派出所每月检查不得少于1次;红色预警场所派出所每月检查不得少于3次;对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因“黄、赌、毒”问题被查封或被停业整顿的场所,必须每周巡查。倒逼企业单位更加主动配合社区警务工作,不断规范经营,切实实现对企业单位管理由粗放式向精准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同时,随着春节后返岗复工高峰到来,对于已经复工或即将复工的企业,经济开发区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走访,重点对企业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电气线路等情况进行仔细检查,严格督促企业完成安全自查、方案制定、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坚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目前,共检查辖区企业42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1处。
“彭警官经常来我们这里,不仅传经送宝,宣讲安全防范的锦囊妙计,还会主动问我们有什么困难是他们能帮忙解决的,让我们很安心。”辖区某玻璃制品行业负责人王先生说道。
动态随机调整,管理过程透明化。评估检查不仅关注企业的生产区域,还延伸到办公区、仓储区等每一个角落。除了检查传统的消防安全、设备安全,还紧跟时代步伐,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纳入排查范畴。派出所实行定期检查、预警约谈、挂牌警示、身份核查等制度。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实现预警等级动态调整,红色可升级到绿色,绿色可直接下降到红色。派出所会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通报企业单位管理及积分情况,在一年内连续保持“绿色”的行业场所,授予“治安示范场所”称号;每季度被定为“红色”的行业场所,在其场所醒目位置悬挂“重点管理场所”牌匾,“绿、黄、红”积分结果及时向经管委等相关部门推送,达到联动共治,督促管理者规范经营,护航企业良性发展。目前,共有45家企业实现等级升级调整。
“三色预警”机制的运行,打破了对企业管理“被动管、保守管”的惯性思维,让辖区企业的安全稳定“看得见、摸得着”,也助力企业安全管理“精益管理、提质增效”。自“三色预警”机制运行以来,经济开发区派出所辖区企业警情下降15%,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整改企业安全隐患30 余个,打好了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唱响了护航经济发展“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