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虽然不多,但也是我的劳动所得,终于有了结果……”近日,定西市渭源县检察院通过民事执行监督程序,帮助周某某追回拖欠半年的7830元劳务费,当事人这样说。
据悉,今年年初,周某某因被执行人马某某始终未履行7830元劳务费支付义务,向渭源县检察院申请执行监督。经调查,马某某常年在外地务工,名下确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陷入僵局。
“我们主动与法院执行法官对接,深入马某某户籍地走访。”办案检察官介绍,经调查发现,马某某名下虽无财产,但其家庭经济条件尚可,其配偶名下拥有一间正常经营的店铺。检察官随即联合执行法官到马某某家中,通过释法说理阐明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后果,同时耐心劝导。最终,马某某父亲当场通过微信转账全额支付欠款,这起困扰申请人的“小案”画上圆满句号。
该案是渭源县检察院在“助力农民工讨薪”集中攻坚活动中,坚持“小案大民生”理念,运用检法联动机制,创新构建“执行监督+矛盾化解”工作模式的生动体现。自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已成功帮助7名农民工追回欠薪,累计金额达11万余元。
据了解,该县检察院与法院会签《关于加强民事执行监督协作的意见》,明确双方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调查等方面的具体协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执行监督的效率和效果。
此外,该县检察院还积极探索“多元协同+检察监督”模式,通过建立农民工讨薪线索联动处理机制,联合人社、工会、司法行政等部门,形成多部门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拓宽了农民工维权渠道。同时,该县检察院还定期深入社区、工地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发放维权手册等方式,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有效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