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规范化建设的金川区综治中心落成,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2023年9月,规范化建设的永登县综治中心启用,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截至2024年4月,随着兰州新区4800多平方米的综治中心投入运行,全省实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百分之百全覆盖。
安定区综治中心。(资料图)
有地方办公、有条件实战是综治中心阵地建设的关键。规范化建设中,全省各地根据辖区人口、矛盾纠纷总量、日接待群众数量等因素,科学合理规划推进综治中心阵地建设,目前各县区综治中心总面积达到10.5万平方米、平均1200平方米。
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功能定位为导向,全省各级综治中心坚持协调联动、优势互补、体系作战,着力打造集“信访接待、多元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速裁快审、司法确认、交办督办”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多位一体搭建起直面群众、解决诉求的“服务部”,汇聚民情、集中民意,维护民利、纾解民忧,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兰州新区综治中心建成后,按照“六有、八化”标准,设置综合服务、矛盾调处等6个功能区,建成速裁法庭、法治宣教、网格管理等功能室23间,设置调解室12间,配建党员活动等辅助功能室9间,形成了体系健全、功能完备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体”,累计接待群众1.6万人(次),受理矛盾纠纷、咨询事项6000余件,综合化解率达95%以上。
县级综治中心担负着网格员管理、矛盾纠纷化解、重要工作督办、数据信息汇总分析等任务,是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的“中枢”,整体按照“1厅+N室”模式(接待大厅+类案调解室、金牌调解员室、心理咨询服务室、分析研判室等),加快推进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七中心”有机整合,以强化功能作用发挥。
凉州区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大厅。(资料图)
各县市区综治中心通过政法单位、调解组织、信访部门常态入驻,社会治理关联度高的单位部门动态轮驻,相关诉求涉及单位随叫随驻等方式,实行合署式办公、一体化调度、专班化管理,推进调解、仲裁、公证、司法确认、行政复议、行政裁决、速裁快审、法律援助、法律监督等业务在综治中心实质性办理,实现各类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我们都是外地人,打官司流程复杂、时间长,根本耗不起,能不能帮忙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今年1月,11名务工人员向所在企业多次催要劳务费无果后,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金川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接到求助后,入驻综治中心的调解员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现场调处,通过多轮调解、反复沟通,劳资纠纷问题得到圆满解决,11名务工人员满意而归。
如今,在陇原大地,无论是矛盾纠纷,还是利益诉求,综治中心都会接待、受理、办理、反馈,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处办。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各级综治中心调处化解矛盾纠纷81.27万件,同比增长113%,现场受理信访事项8100余件、办理公证事项1.4万余件、行政复议事项1100余件、法律援助1.5万余件、司法确认2.5万余件、速裁快审1.1万余件、法律监督2590件、心理疏导干预1万余人次,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