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张掖肃南:“菜单式”普法引领法治宣传新风尚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03-28 34
字号:A A    颜色:

“以前听法治讲座总觉得讲的内容离自己生活太远,现在司法所把法律知识‘送上门’,怎么预防电信诈骗、签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都讲得明明白白!”张掖市肃南县红湾寺镇居民安某感慨道。为破解传统普法“供需错位”难题,红湾寺镇大力推行“菜单式”普法工作模式,通过构建“居民点单—司法所派单—讲师送单—效果评单”全链条服务机制,让法治资源直通基层末梢,跑出了精准普法“加速度”。


“定制普法”构建普法新路径。为有效破解普法供需错位难题,肃南县红湾司法所围绕“向谁普、普什么、谁来普、怎么普”的工作主线,以调查问卷、入户询问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法治需求,定制基础+特色精准匹配不同群体学法需求的普法“菜单”,通过整合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驻社区民警等力量组建讲师团实施精准“法律快递”,实现了居民“点单”、司法所“派单”、讲师团“送单”的一体化精细化普法新路径,有效推动普法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转变。“您好,能给老人们讲一堂防范养老诈骗的法治课吗?”“这个周四我们想请你们过来给讲讲民法典,特别是跟社区工作密切相关的部分......”目前,司法所已根据接到的普法“订单”,围绕居民群众关心的遗产与继承、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妇女权益保障等热点问题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7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300余份,切实提升了不同群体的学法主动性、积极性,打开了主动学法的普法宣传新局面。


 “童心绘法”点燃遵法“新火花”。“你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如果遇到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办……”隆畅社区根据居民点单邀请检察官在社区举办“预防校园欺凌”专题讲座,通过案例、视频、游戏互动、有奖问答、角色扮演等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童言童语”,使法律法规更加易于被青少年接受。利用“七彩小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以画“学”法、以“书”弘法、剪纸“说”法等活动,通过体验式、分享式互动,引导青少年在绘画涂色中领悟法治深刻内涵,笔墨丹青中感悟法治文化精神,在剪纸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使法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贴近童心。同时,积极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通过小手拉大手,将法治观念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从青少年扩展到全社会,共同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沙龙”拓宽学法“新渠道”。依托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网格驿站举办“邻里法治沙龙”系列活动,通过法治微课、案例研讨、圆桌对话等形式,定期邀请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参与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交流。组织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深入社区楼院采用集中式、入户式上门“送单”,通过居民“身边事”“典型案”开展释法析理,将“法言法语”转化为“乡音土话”,切实把法律法规送到居民身边,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暖心服务。突破“台上讲、台下听”的单向模式,积极与居民开展互动交流,对居民的法律咨询耐心解答并给出专业的法律建议,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努力提升居民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法治管家”打造明法“新生态”。“今天的普法讲座非常实用,不仅帮助我们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了全面的了解,还为我们进行了法治体检。”近日,祁连山生物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参加完“‘送法入企’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后说。紧扣企业个性化法治需求,结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制定“走访调研+需求征集+问题解决”的普法服务模式,上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和“一企一策”法律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组织律师、法律顾问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关键环节进行法治“体检”,通过指引帮助企业及时纠正违法行为,防范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