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人民日报 | 甘肃敦煌:擦亮“文旅警务” 守护“诗与远方”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03-05 297
字号:A A    颜色:

甘肃省敦煌市,这座承载着千年丝路文明的国际旅游名城,年均接待游客量超1800万人次。2025年春节期间,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六大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50.92万人次,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13.06%,其中,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68.13%。面对如此庞大的游客流量,敦煌市公安局以“安全至上、游客至上、服务至诚”为理念,创新升级“文旅警务”品牌,全力守护游客的“诗与远方”。


1.jpg


智慧引领: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警务”新模式


“没想到敦煌的旅游服务这么智能!”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在莫高窟参观入口处,通过“智慧警务”系统快速完成了身份核验和安检,全程仅用了不到1分钟。


这得益于敦煌市公安局打造的“智慧警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景区监控、智能卡口、电子测速等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对车辆、人员、场景、数据等多重要素进行科学管控,实现了线上有卡口、面上有监控、高空有鹰眼的技防网络,让安防工作走向信息化、智能化,实现了景区警务可视化监督、数据化监测、智能化监管。


“智慧警务不仅提升了警务效率,也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便捷。”敦煌市公安局莫高窟治安派出所所长李晓芬介绍,平台还与景区、酒店、交通等部门联动,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2.jpg


实战高效:快速响应,构建“四心服务”新机制


“警察同志,我的手机在爬沙山时丢失了!”一名游客焦急地向正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巡逻的民警求助。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带上金属探测仪根据游客提供的电话号信息源出发寻找,同时调取监控录像,很快就找到了游客丢失的手机。


敦煌市公安局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派出所每年接处警300余起,98%就是找手机。为应对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鸣沙山派出所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制定“指挥调度、视频巡控、快速处置、值班备勤”基础功能和“救助服务、咨询服务、提醒服务、便民服务”等“四心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为民服务工作新模式,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游客感受到安全和温暖。”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派出所所长龚巍说。他和同事们每天巡逻在景区一线,不仅维护秩序,还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成为景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安全有序:多措并举,筑牢“旅游安全”新防线


“妈妈,你快来看,这个印章好漂亮啊,九色鹿上面还有反诈小知识,太好玩啦!”来自江苏南京的游客王女士带着孩子打卡敦煌热门新地标——敦煌印局,一进门便被有趣的文创反诈印章吸引了。


3.jpg


针对当前电信诈骗犯罪趋势,结合当地政府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地标举措,敦煌市公安局集思广益,致力于打造安全旅游目的地,构建反诈骗防控圈,创新推出“反诈印章”“反诈书签”“反诈主题超市”等特色载体,营造全方位、多角度反诈宣传氛围,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的同时接受反诈知识的熏陶。


在筑牢安全旅游防线方面,敦煌市公安局根据景区季节性治安特点和客流动向,结合辖区实际,合理部署警力,科学划分巡逻路线,布设巡逻点位,实行“动静结合、点线相连”的动态巡防措施和全天候守护机制,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服务率。


“消防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正在敦煌印局打卡点检查消防安全器材的党河派出所民警魏兰兰说。她和同事经常到辖区各景点进行安全检查,还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每个人都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全警为旅:服务至诚,擦亮“文旅警务”新品牌


“谢谢你们帮我找到身份证,辛苦你们了!”2月17日下午,来自四川的游客王先生紧紧握住沙州派出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原来,王先生在沙州夜市游玩时不慎丢失了身份证,民警通过多方查找,最终帮助王先生找到了证件在。


类似于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敦煌景区上演。敦煌市公安局全警为旅,牢固树立“一进敦煌就是景”“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理念,在接待服务游客时,始终秉持“勤务跟着游客走”的服务理念,解决游客问路、拍照、乘车等多元需求。同时,运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帮助寻找走失游客、寻回遗失物品,通过智慧警务加强对景区人流量的动态掌握,适时调整巡防策略,提升游客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文旅警务不仅是警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敦煌文旅品牌的守护。”敦煌市公安局局长孟军政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文旅警务”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温馨的旅游环境,让敦煌成为更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