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威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依托“1234”工作机制,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提质增效,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大局和谐稳定。
坚持“一个基本”
明确基准强化支撑
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载体,以群众满意为着力点,以社会稳定为落脚点,汇聚整合各方综治力量,构建“隐患全覆见底、方式多元多维、化解提质增效”新格局。
创新“两项机制”
精准施治长效发力
建立分类预警机制,针对指令警情、群众诉求、信访投诉以及实地走访中了解到的案件事件、矛盾纠纷等,实行“红黄蓝”风险三色预警,通过分类分级预警,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精准度与时效性。建立全程覆盖机制,从110接处警源头环节抓起,对发生的全量警情进全市公安机关警情反馈率持续保持100%,以规范接处警下好矛盾纠纷化解“先手棋”。
强化“三个措施”
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坚持以“调解”为中心,落实“警调对接”工作机制,统筹多方力量组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团队,实现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有效互补,切实提高调解成功率。坚持以“回访”为保障,对所有矛盾纠纷类警情进行“一警情一档案”留存,持续跟踪掌握调解情况,切实做到“案结事了”。坚持以“督办”促提升,成立督办专班,定期通报复盘,随机抽查检查,倒逼民辅警提高对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重视程度。
探索“四个规范”
明确标准统一动作
规范“听”,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创新“板凳工作法”,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源头排查,对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开展“嵌入式”摸排,做到“耳聪目明”。规范“说”,坚持换位思考,探索“六个不”负面语言清单,规范民辅警调解方式,将法律法规、政策方针转化为群众语言,寓理于情,提高群众认可度、满意度。规范“解”,创新“三步”调解法,以“搭框架、勤分析、施策略”为工作思路,按照“一人一策”“一事一策”的原则,联合多部门推动“三调”联动运行,确保“矛盾不上交,事态不升级,矛盾不激化”。规范“治”,全面梳理分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过程中暴露出的社会治安问题,找准解题“题眼”,针对性开展治安清查等专项行动,打击整治各类社会治安问题,着力提升警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