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未”爱提示 法护“未”来——陇南宕昌哈达铺法庭发出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03-25 83
字号:A A    颜色:

“法官阿姨,我想和妈妈一起生活……”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法庭的调解室内,9岁女孩小花(化名)的这句话让在场人员红了眼眶。


近期,一起离婚纠纷在法庭联合镇政府多轮调解下得到妥善化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工作中,法庭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开展“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工作。


破裂的婚姻:矛盾初现


一个看似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原告张某踏入哈达铺法庭,起诉要求离婚。他与妻子王某因家庭琐事日积月累的矛盾逐渐激化,自2020年起便开始分居。此后,张某外出务工,而两个年幼的女儿则由王某及其父母悉心照料。长期的分居生活,让这段婚姻关系变得千疮百孔,不堪一击。2024年12月,张某以感情破裂为由,正式向法庭申请离婚诉讼。


法庭受理此案后,法官敏锐地察觉到这起案件的复杂性与敏感性。上门女婿的特殊身份,极有可能引发一些独特的矛盾,加之长达五年的分居,稍有处理不当,矛盾便可能进一步激化升级,甚至存在引发“民转刑”风险的隐患。于是,哈达铺法庭迅速响应,与镇政府、司法所等基层组织紧密协作、联动配合,决心妥善化解这场婚姻危机。


调解室里的交锋:法理与情感的碰撞


调解那天,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调解室里,然而,这明媚的阳光却未能驱散夫妻二人之间那如寒冬般的隔阂。法官以温和亲切的话语开场:“今天咱们坐下来,就是为了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你们先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吧!”男方情绪略显激动,率先开口:“这日子实在没法再过下去了,我们分居这么久,感情早就消磨殆尽了。”女方也毫不示弱,回应道:“分居还不是因为你的问题?这么多年了,你有真正关心过孩子吗?有回来看过她们一眼吗?”


法官耐心倾听完双方的倾诉后,先从法律专业角度切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你们的婚姻关系涉及到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在财产方面……”随后,法官详细、专业地讲解了相关法律条文,让双方清晰、明确地知晓各自所拥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紧接着,法官语重心长地说道:“但是,婚姻不仅仅是简单的法律关系,它还承载着沉甸甸的家庭责任,尤其是你们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离婚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和影响呢?”


图片


关爱未成年人: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此时,法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有条不紊地开展“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工作,当庭对双方进行了严肃且深入的法庭教育,发放了《关爱未成年人提示》。法官郑重提示双方当事人,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和亲情纽带,不会因为父母的离婚而就此消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于子女仍然依法享有抚养、教育、保护的神圣权利和不可推卸的义务。请双方务必高度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情感需求,注重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切实肩负起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保护的法定义务,给予未成年子女最温暖、最无私的爱。


法官目光真挚地看着夫妻二人,诚恳地劝说道:“你们仔细想想,孩子是无辜的,她们就像稚嫩的花朵,需要父母的爱和关怀来浇灌,不能因为大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而受到伤害。”


男方沉默了片刻后,缓缓说道:“我也不想伤害孩子,可现在这种局面,不离真的没有办法了。我也快四十岁的人了,我必须要抚养一个女儿,给她一个家。”


女方也不禁叹了口气,无奈地说:“我也担心孩子,但是他……”


法官趁热打铁,进一步劝导:“既然你们都为孩子着想,那咱们就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孩子的抚养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多元化解:温暖的调解氛围


在众人耐心的劝说下,夫妻二人的态度逐渐缓和下来,剑拔弩张的气氛也有所缓解。调解室墙上高悬的“以和为贵”标语,似乎在默默传递着和谐、包容的信号。


经过多轮艰难的调解,女方终于松口:“行吧,那就离婚,但孩子的事必须得说清楚,我要抚养小女儿,我放心不下她。”男方沉思片刻后,点头表示同意:“行,大女儿我来抚养,以后咱们一起努力,把孩子照顾好,给她们一个美好的未来。”


最终,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各自抚养一个女儿,共同承担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切实履行好抚养、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定义务,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稳定、温暖的成长环境。


温情回访:司法关怀延续


调解结束后,为了确保调解协议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督促离婚案件当事人切实提升责任意识,依法、全面履行监护职责,哈达铺法庭联合镇政府积极开展回访工作。


法官和镇政府工作人员一同来到张某家中,与他和大女儿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日常需求以及心理状态。


男方满怀感激地说:“谢谢法院和镇政府一直以来的关心,我们都挺好的。现在我就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想好好照顾她,给她最好的生活。”在回访过程中,双方对政府和法院充满温情的调解以及暖心的提示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并郑重承诺会妥善处理好抚养、探望、财产等相关事宜,共同守护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


在哈达铺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哈达铺法庭传承红色基因,秉持主动创稳理念,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守护着一方和谐稳定。这起离婚纠纷的成功调解,不仅是哈达铺法庭主动创稳理念的生动实践和有力彰显,更是“法院 + 基层组织”联动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成功范例和典型缩影。近年来,哈达铺法庭充分发挥红色法庭的独特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为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贡献更大的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在离婚纠纷、抚养纠纷、探望权纠纷等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案件中,哈达铺法庭因案制宜,与学校、派出所、村委会、镇政府等有关单位紧密携手、协同合作,妥善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全力推进司法保护与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深度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形成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浓厚氛围,为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